第370章 我这人,仁义(1 / 1)
许丽英跟万善约好,明年要喝小孩满月酒。
万善也乐意结交外贸局工作的周科长,将来开公司,外贸这块大肥肉一定要吃上。
进院看到梁成正在训练万有劈柴,双脚站稳,与肩同宽,身体微微下蹲,腿带腰,腰转肩,肩膀发力。
“劈柴不照纹,累死劈柴人。劈柴也是练习发力的过程,还锻炼眼力,你瞎劈就是傻力气。”
万善在水龙头下冲洗下水,“他就不是练武的料儿,你教他也是左耳进右耳出。”
“十八了,过去都娶媳妇生娃,当家里的顶梁柱。现在不把底子练好,以后身子骨弱。”
“姥爷,话要对明白人说,事要跟踏实人干。万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,好高骛远,总觉得自己是个人才。也不对,他长这德行哪里算的上金玉,奔喽瓦块的不像个人样子。”
万有发狠一斧头下去,劈歪了。
巴掌大的碎木块迸飞出来,直奔着梁成后脑勺。
一只大手紧紧攥住,‘当啷’万有吓得丢掉斧头,两腿一软坐到地上。
梁成看到万善手里的木头,对瘫坐在地上的万有嗤笑,“这点胆儿,坐办公室吧。”
万有以为的万善会用木柴棒狠狠抽他一顿,事实却没有。
揍他是给他立规矩,教育他家里什么能做,什么不能做,而不是无缘无故打人立威。
万善不是超雄圣体,这个时代群众文化程度低,农耕产业刚进入粗犷式工业建设,重工行业是男人的战场,一直到改开初期,也免不了以拳头大小抢夺话语权。
八十年代全国各地小偷强盗,交通运输车匪路霸,老实巴交的底层百姓做生意?
别做梦了。
万善一个人再能打,遇上两把枪指着头,他也只能投降,所以他要在保卫局抢话语权。
在自己家说一不二,把万老爷子逼到死胡同,才能压下不同声音。
包老蔫、彭嘎巴这样的人,上辈子他只会揍一顿拉倒,现在要笼络。薛战军、葛林松、周科长保持联系,团结一致。
只等日后招兵买马,大干一场。
“姥爷,横河子公社的黄玉梅是特务,她爷们检举的,不然的话我下面那些傻瓜还在土路上吃灰呢。”
“黄玉梅啊?小名二梅子,她是特务!她上面有姐姐下面有两弟弟呢,她要是特务,黄家不都有嫌疑了。”
“公社把资料送来了,她不是黄家亲生,是六岁时候领养的,估计亲爹妈是特务,后来联系上了。”
“见过两面不熟,你跟我说这些,想跟我打听啥?”
‘汪汪汪’
小花狗摇着尾巴跑过来,后腿站起来,前爪抱着万善腿,又在院子里跑过来跑过去,回来要往万善腿上跳。
“坐下,再闹给你扔出去。”
小花狗坐下以后,眼睛一直瞅万善,耳朵立起来展示自己的乖巧。
梁成看着坐得板正的狗,露出欣赏的神色,“狗模狗样的,这串子机灵。”
“那您带回去养吧。”
“我上哪儿弄肉给它吃?这两天你天天吃肉,好日子让你过骚了。”
“我有钱,过两天给你看看我的宝贝。”
梁成神色一动,“哪儿弄的?”伸手比划一个砍头的手势。
万善点头,“以前杀人灭口那些人被我找出来,一个个抄了家。”
“没留尾巴吧?”
“干净,放家里我怕不安全,又找人弄了一处房子,等房子修好把东西搬过去。”
“你是让我帮你弄?”
“让你看看东西放心,将来大舅小舅家我都有能力托举。”
梁成掏出烟袋锅,吧嗒吧嗒抽了几口,“他们啊要是像个样儿你就帮,啥也不是就管他们有口吃的就行。是龙不用扶也能闯出一番名堂,是虫你费尽全力他也是扶不起的阿斗。”
“以后事业做大了,用谁不是用?我有分寸。”
“亲兄弟明算账呢,别心软就行,你看着无情,实则多情,心中有道义。藏着不如露出来,外儒内法才会长运不衰,年轻时候遇到一个老先生告诉我的。”
说到这儿梁成叹口气,“可惜我过不去心里那道兄弟情,得益也受过挫,希望你坚守良心,不要变成冷漠的机器,把百姓当成草芥,要知道草芥编成绳索也能吊死皇帝。”
万善扶着他站起来,“放心吧姥爷,我这人,仁义。”
“扯犊子。”
——
刚吃完晚饭,斜楞眼送来半筐豆角子,“万爷,嘎巴说王建国那边有动静,他拿不准脉,让您过去瞅瞅。”
万善放下豆角,换上衣服坐三轮车上,“去看看。”
斜楞眼使出吃奶的劲儿,车链子蹬出火星子,溜街串巷十八分钟到了地方,累得像家里爱吐舌头的小花狗。
黑子、彭嘎巴和包老蔫都在,过来跟万善打招呼。
“这么多人声势浩大跟踪王建国?怕人家发现不了你们跟踪?”
包老蔫急忙解释,“我不是跟踪,我老舅住这片儿,刚好今天过来看看他。瞧见黑子和嘎巴躲躲藏藏的,猜到他们有任务,等他们站下我才过来的。知道您要来就在这儿等着。”
“你们俩跟踪王建国有什么发现?”
“大板牙下午通知我,说王建国打扮溜光水滑的出门,肯定有情况。我跟黑子饭都没吃就赶紧跟上,最后到了这儿遇到包哥。”
黑子详细讲了王建国今天的穿着,挺骚包的,不知道还以为他相亲呢。
“他去的那家你们打听了吗?”
“老蔫知道。”
包老蔫连说带比划,“西北角黑门,下门板包着铁皮那家就是。我老舅家也在这趟胡同,所以我知道他家情况。”
“家里一对绝户头,男的姓欧,快七十了没儿没女,家里老婆子据说是大冬天躲鬼子兵调戏,跳松花江里把身子冻坏了,老欧头跟她相依为命过日子。”
“老欧头退休前是煤厂板车拉煤的,老太太在家洗衣服做饭。怕有人欺负他们家绝户,老欧头主动找到街道办,说等他们两口子死了,房子捐献给国家,房本存在街道办了。”
“要我说这两口子脑子聪明,街道办白得处房子肯定要照顾一下,邻居街坊平时处得也行。”
万善算了下历史线,“快七十了没儿没女,光绪驾崩之后是宣统元年,晚清出生。九一八是31年,那时候他二十一二岁,女的十八九岁,时间上没太大问题,继续说。”